中新网重庆12月9日电 题:重庆打造“渝馨家园”品牌 助残疾人群体寻得幸福感
“这些都是蒋阿姨做的‘小鱼’,你们看,漂亮吗?”在明亮整洁的直播间内,20岁的小杨(化名)面对镜头毫不怯场。他语速很慢,脸上挂着笑容,努力将手上的编织作品展示清楚。这是近日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的一幕。作为“渝馨家园”的常客,半年多来,小杨学习纸艺、烘焙蛋糕、尝试剪视频做直播……收获颇丰。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馨小爱直播室内,小杨(化名)正在直播。记者 何蓬磊 摄
为持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明确提出打造“残疾人之家”服务品牌“渝馨家园”。根据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工作特点,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通过统筹整合现有资源,改造利用闲置社会资源,建设具备党建活动、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辅助性就业、法律维权、志愿服务、协会活动、业务代办等功能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
重庆市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两年多来,当地已建成“渝馨家园”300多家。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这一品牌正书写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一角。记者何蓬磊摄
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依托街道下辖的铁路坡社区打造,于2022年成功创建重庆市首批五星级“残疾人之家”。约800平方米的空间设有服务大厅、办事平台、活动室、图书角、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及文化活动中心等,可为辖区残疾人提供民生保障、文化休闲、康复医疗、日间照料、法律援助等服务。
一位残疾人正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的法律咨询室做咨询。记者何蓬磊摄
“我们跟残疾人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多时候不太愿意走出家门,缺少融入社会的机会。”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冉红介绍,基于工作经验,街道在打造“渝馨家园”时更注重“家”的建设,在医疗、教育、文体、法律等方面下足功夫整合辖区内资源,目的就是让残疾人朋友有自己的阵地可用、有综合一站式服务可享,并提供就近就便,更常态化、精细化的服务。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设置的残疾人学习角。记者何蓬磊摄
冉红表示,在“渝馨家园”,残疾人群体可看书学习、沟通交流,慢慢地结交朋友,甚至掌握相关创业就业技能,在重拾信心的同时,也为融入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告诉小杨要来渝馨家园,他都会充满期待,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小杨母亲陶女士说,看着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快乐,全家人非常欣慰。
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们正在学习编织技艺。记者何蓬磊摄
周一摄影课、周二纸艺花、周三书法班、周四学唱歌、周五编织班,开展技能培训、义卖残疾人手工文创……记者了解到,“渝馨家园”还会根据地方实际,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以全方位服务满足残疾人多层次需求。“两路口街道‘馨爱之家’编织志愿服务社”就是其中一个成效初显的探索。
两路口街道馨爱之家手工编织铺上挂满了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们的各种编织作品。记者何蓬磊摄
“为残疾人服务的场地有了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经过集思广益,2023年3月,编织志愿服务社正式成立。”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邓洁介绍,经过9个多月的建设,编织志愿服务社已成为一个残疾人群体热衷参与的创业就业特色品牌,开展了两期培训,开设课程40余节,成员编织作品达三四千件,举办了20场义卖。令邓洁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义卖一个下午就卖了七八百元,所得收入直接存入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专用账户,用于持续发展助残事业,大大激发了成员们的积极性。
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正在学习编织技艺。记者何蓬磊摄
从钩织一朵小花学起到如今的毛线编织狂热爱好者,56岁的编织骨干蒋玉(化名)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生活的大门。蒋玉说,因为“渝馨家园”,自己退休后原本枯燥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在养老院为老人们送亲手编织的围巾。记者何蓬磊摄
记者到访当天,恰逢编织志愿服务社的成员们前往附近养老院为老人们送温暖。65岁的金明(化名)把亲手编织的红围巾系在老人脖子上,神情满足。金明说,从未想过身患残疾的自己还可以发挥价值,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未来,她将与同伴一道,用公益回报社会,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的力量。(完)
12月9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江西省政府事故调查组公布江西南昌“1·8”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货运驾驶人驾驶严重超限超载的重型半挂牵引货车超速行驶,路遇正在占道开展丧事活动的人群,未采取有效安全避让措施,同时因丧事活动烧纸钱、燃放爆竹形成烟雾,影响行车视线,导致车辆碰撞人群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23年1月8日0时50分许,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桃岭村路段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20人死亡、19人受伤。
调查报告称,江西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及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组成的江西南昌“1·8”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2023年1月7日,驾驶人程某才驾驶赣H52958/赣HH089挂重型半挂牵引货车,在江西省乐平市万年青上堡矿业有限公司装运砂石运往南昌市南昌县。在南昌县幽兰镇桃岭村路段,程某才超速驶入同向路面正在占道开展丧事活动的人群,造成17人当场死亡、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9人受伤。
调查报告称,赣H52958/赣HH089挂重型半挂牵引货车最大允许总质量49000千克,事故发生后实测该车事故发生时装载碎石总质量79980千克。经调取乐平市万年青上堡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过磅记录,该车在事故发生前20日内有12次装载记录,均超限超载。
赣H52958/赣HH089挂重型半挂牵引货车实际所有人许某宝,日常管理由许某华负责。经查,为了多装载货物,许某宝于2022年12月26日在乐平市将该车货厢栏板上加装围挡,围挡超出货车车厢高度约300毫米。
事故后经江西神州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驾驶人程某才血样未检出乙醇成分,尿液样本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氯胺酮联合检测试剂均呈阴性。
该事故死伤者出行是为逝者龚某清送殡。1月8日0时39分许,送殡队伍在事发道路占道聚集祭拜,祭拜时文明棺摆放在公路北侧半幅路面上,四周聚集亲属、抬棺人、乐队。其间,由于燃放爆竹烧纸钱,形成了短时大量烟雾。
经调查并综合分析认定:一方面,驾驶人程某才驾驶赣H52958/赣HH089挂重型半挂牵引货车,途经前方因烟雾影响视线的路段仍超速行驶,遇紧急情况未采取有效安全避让措施,且车辆严重超限超载,致使制动性能下降制动距离延长,连续碰撞送殡人员,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丧事活动组织者及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丧事活动违法占用公路开展“路祭”活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且在“路祭”过程中烧纸钱、燃放爆竹形成烟雾,影响行车视线,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调查报告建议,追究肇事车辆驾驶人程某才、肇事车辆实际所有人许某宝、肇事车辆直接管理人许某华等人员刑事责任。
调查报告表示,对在事故调查中发现的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线索,事故调查组将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并处理。
事故调查组总结事故教训及暴露的主要问题:一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疏于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日常安全管理教育;二是货物源头企业受利益驱使,不落实源头治超责任,默认或放任超限超载行为;三是南昌县相关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未能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四是乐平市交通运输等部门疏于对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监管,且未有效落实治超责任。(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